新华网
春运·小事中的改革丨高铁有了“遛娃舱” 带娃出行不再烦恼-新华网
"  带着孩子体验了“遛娃舱”后,家长们赞不绝口。"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春运·小事中的改革丨高铁有了“遛娃舱” 带娃出行不再烦恼

2025-02-09 18:51:19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新华社福州2月9日电(记者周义)撒欢、尖叫、上厕所、要零食……高铁上,孩子一刻不停歇的场景很多人都体验过,让想安静休息的旅客头疼不已,也让想尽力安抚孩子的家长疲惫不堪。然而,“遛娃舱”的出现,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2月8日,从厦门北开往北京南的G326次列车内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旅客车厢内整体气氛安静祥和,餐车车厢内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些声音不是来自食客,而是一群孩子。

  孩子们在“遛娃舱”玩耍。新华社发

  “我拼得最快!”“我会答,我来,我来!”……走进由餐车车厢改造的“遛娃舱”,各式各样的卡通图案格外醒目,充满童趣温馨。餐桌和过道上摆满了零食和儿童玩具,饼干、牛奶、棒棒糖、积木、拼图应有尽有。车厢一角还有“高铁课堂”,工作人员手持绘本读物给孩子们讲故事、回答提问,现场还给孩子们组织活动并发放奖品。此外,“遛娃舱”还进行了智慧升级,科技互动体验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力。

  “刚刚还在座位上哭,现在不吵不闹还对我们笑。”赵旭亮、蔡倩夫妻二人长舒一口气说,女儿平时长期跟随奶奶在老家生活,这次带女儿去北京,一上火车就想奶奶,发现奶奶不在就开始哭,他们使劲浑身解数也哄不好。列车工作人员闻声赶来,把女儿抱进了“遛娃舱”,当看到五颜六色的图案,女儿一下就安静下来了。

  孩子们在“遛娃舱”的“书香遛娃”区体验活动。新华社发

  G326次列车,是闽赣两省在京务工人员返岗的首选列车之一,跟随外出打拼的家长的“小候鸟”们也是列车上的常客。一趟列车运载1000人,一节由餐车改造而来的“溜娃舱”能容纳40人,足以让孩子们聚到一起,给他们在旅途中打造一个小小“乐园”。

  带着孩子体验了“遛娃舱”后,家长们赞不绝口。旅客张艳青说,“遛娃舱”还有爱心母婴护理空间,能提供一次性护理垫、爱心护理包,特别方便母婴出行。孩子开心,自己放心,而且让全车旅客的乘车体验变好,是三方共赢。

  “遛娃舱”的创意来自一群“95后”列车长和列车员,福州客运段动车一队列车长闫雪就是其中之一。工作八年的她经常接到旅客对于“车厢孩子哭闹”的投诉。但低龄小朋友常常听不进劝导,旅客投诉无用,她进退两难。有一次出乘前,她突发奇想,叠了一些纸飞机、小红花,并准备好糖果,上车后送给哭闹的孩子,效果立竿见影,别出心裁的小玩意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车厢瞬间安静下来。

  这一创意受到了多位旅客的赞扬,越来越多的列车长和列车员也发挥聪明才智,加入了与家长一同“带娃”的行列。福州客运段数据统计,自去年以来,共计16趟次列车,64人次工作人员参与“遛娃舱”的工作,列车上关于“熊孩子”的投诉较之前减少了80%。

  孩子在“遛娃舱”品读儿童绘本。新华社发

  福州客运段厦门动车队党总支书记刘峰岩说,高铁“遛娃舱”成为春运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也是铁路部门对民众呼声的一次积极回应。为了提高“遛娃舱”的使用效率,铁路部门还利用数字化系统平台提前掌握车内乘客的分布情况,这样乘务人员可以精准找到带娃旅客,邀请其携带儿童前往“遛娃舱”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