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新春走基层|黎明破晓前,跨海高铁整装待发-新华网
2月6日凌晨,当很多人已进入梦乡,铁路人的“星夜守护”才刚刚开始。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新春走基层|黎明破晓前,跨海高铁整装待发

2025-02-07 21:49:57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新华社福州2月7日电(记者周义)福厦高铁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春运期间,每天有近140趟高铁列车在这里穿梭。

  大风、潮湿、高盐……复杂多变的海域环境对高铁整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月6日凌晨,当很多人已进入梦乡,铁路人的“星夜守护”才刚刚开始。

  凌晨1时:“海上蜘蛛侠”上线

  1时许,福州供电段莆田高铁供电工区的作业车冲破茫茫夜色,缓缓驶上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

  湄洲湾跨海大桥全长14.7公里,供电工区承担着大桥上700根支柱、2800个绝缘子、3.8万个螺栓的巡检和故障处理任务。一次天窗时间不足4个小时,12名接触网工需要争分夺秒完成3公里左右的检修作业。

  工长许冲手脚并用地沿着支柱爬上接触网顶端,趴在宽度不足7厘米的肩架上,大半个身子悬在距海面40多米的半空,一只手抱着设备固定身体,另一只手一点点地紧固螺栓。

  距离轨面8米、海面40多米,工人在检查接触网设备状态。胡鹏 摄

  另外几名工人也紧跟着开始工作。他们绑着安全绳,悬在海上高空,在接触网之间灵活穿行,如同“海上蜘蛛侠”。他们脚底,是漆黑一片的大海。

  这是一场对体力和胆量的考验。“准备架水枪,绝缘子上的盐分更厚了。”许冲向同事喊道。

  海风带来的潮气和盐分长时间附着在绝缘子表面,当检测数值超过0.35毫克每平方厘米,就容易造成线路短路、跳闸,影响列车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及时用高压水枪清除,与此同时,接触网工还要用毛巾仔细擦拭水流冲刷不到的边边角角。

  海风越刮越大,气温越来越低,四散的水雾打湿了众人的头发。三个小时后,许冲和工友们返回工区,等待第一列试验列车的开出。

  凌晨4时:“探路先锋”出发

  跨海大桥的检修成效如何?试验列车驾驶员最有发言权。

  “充风缓解、安定试验……”4时02分,DJ8923次列车稳稳停靠在福州南站到发线上,动检车驾驶员连永胜连接仪器、打开风机,实时监控驾驶室内各项数据。

  这是高铁每天运行的第一列试验列车,不搭载旅客,主要任务是在首趟载客列车开出前,发现并处置线路可能危及列车安全的隐患。

  福州机务段司机驾驶动检列车在福厦高铁进行线路“探路”检查。肖琥 摄

  “预告信号,预告好了!”不久后,试验列车从福州南站缓缓开出,逐渐提速。“各仪表显示正常。接触网正常……”动检列车不断提速,很快时速超过了280公里。连永胜牢牢盯住运行前方,余光不时扫过各类仪表,口中重复着作业联控用语。

  开车途中,车辆是否晃动、接触网有没有杂物,甚至线路两侧山头石块的动静,都是连永胜要关注的要素。连永胜说,全程277公里的路程上,他要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4时55分,试验列车准时经过湄洲湾跨海大桥,嘹亮的鸣笛声在夜色中传了很远。莆田高铁供电工区内,许冲和工友们会心一笑:“每天都是这个点,检测车安全通过大桥我们心里才踏实。”

  黎明破晓:“指挥中枢”启动

  6时05分,厦门北站行车室内,车站值班员辛洋面前的屏幕上,列车到发、运行和股道运用信息实时更新,在鼠标点击的“咔嗒”声中,列车调度指令即时发出,第一辆载客列车缓缓驶入指定股道。

 厦门北站综控员通过智能旅服系统与现场工作人员联控作业。邹沁怡 摄

  “所有经过厦门北站运行的列车,都需要我们关注和处理。”辛洋说,作为福厦高铁上的枢纽车站,今年春运期间,厦门北站高峰时期每天到发车次超350对,车站值班员需要在车站有限股道内找出列车停靠的最优选项,为旅客乘降、换乘抢出时间。

  同样经受客流考验的,还有综控室内的客运员胡琼欣。从辛洋发出列车进站预告开始,胡琼欣就要时刻关注旅客进站、候车、检票等环节。胡琼欣说,车站行车室和综控室就像车站的左右大脑,相互协作才能把旅客服务好。

  “各位旅客请注意,由厦门北开往福州的G5108次列车即将开始检票……”2月6日福厦高铁的第一趟载客列车即将出发,胡琼欣及时语音联控,通过广播系统,向旅客播报相关信息。

  晨光熹微,朝露日升。G5108次列车缓缓驶出厦门北站,跨海高铁上的接力守护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