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作为摄影记者的我都会进入紧张忙碌的“新春走基层”采访阶段。今年,我走到了大海里,也走到了高空中:我和同事跟着海电运维人员,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码头出发,乘船来到了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体验到了保障那片万家灯火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1月19日,福建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一景。
那天早晨,我在莆田平海渔港码头进行了出海安全培训,然后登上运维船。船只驶出了渔港,海风渐渐大了起来,海浪拍打着船身摇摇晃晃,我裹紧衣帽来到了船舱外,倚靠着船,用脚顶着船舷护栏,开始了当天的采访。
运维船到达34号风机基础承台旁,我背着重重的摄影包,在安全人员的引导下,向风机基座平台攀爬。我两手紧紧地抓住梯子径直往上,快到基座平台时,往脚下看了一眼暗流汹涌的大海,顿时心生恐惧。直到两只脚完全踏上平台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作为海上风电运维人员,爬梯是一项基本功,遇到低潮时要爬20多米才能到达基座。”福建中闽海上风电有限公司“90后”运维人员黄志明说:“轮毂中心高度距离塔基下面是100余米,我也有点恐高,到了机舱上面的时候,感觉这个庞然大物它真的很高。”
1月19日,运维人员爬上风机基础承台。
蔚蓝的大海上,一排排大风车迎风转动,为千家万户送去绿色能源。一些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达数十公里,运维人员在各个风机间穿梭巡查或检修,常常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冬天迎着凛冽的寒风出海,湿冷异常;夏天在高温炙热的塔筒内工作,全身湿透。
我攀爬到了平台,为了躲避凉飕飕的海风,迅速跑进塔基室内,并跟随运维员黄志明、郑桂雄进入百米高漆黑的风机机舱里,他们打开电筒立刻投入复杂的电路设备检修。
1月19日,黄志明(右)和同事在风机机舱内进行故障处理。
将近下午两点,我与完成初步检修工作的运维人员一起,来到塔基室外的平台,寻找到一处既不被海风直吹又能晒到太阳的地方,囫囵吞枣地吃了顿简单的午饭。
1月19日,黄志明(中)和同事在海上风电塔基上吃着从岸上带来的午餐。
“这工作虽然很辛苦,但看着故障风机经过我们的维修后恢复正常运行,就会感到很有成就感。”黄志明说。
听着他的话,我不由得感慨起来:这绿色清洁能源的背后,离不开这些“就着海风吃盒饭、伴着海鸥爬风机”的运维人员的辛勤付出。
1月19日,郑桂雄(左)和张宗昌在机舱内讨论故障处理方法。
1月19日,郑桂雄在风机机舱内查找故障原因。
“公司运维人员大部分来自本地,十年前,我回到家乡平海,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加入到风电厂。海上的这些‘海上大风车’也带动了沿海一带的餐饮、旅游的发展。让我们这一代平海青年中的很多告别了风吹日晒、耕海牧渔的生活。”黄志明说。
2024年11月28日,游客在福建平潭海边的风电场游览。
福建是全国较早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省份,位于福清江阴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是我国首个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也是我国重要的海上风电科技创新聚集地之一。
这是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准备吊装的10兆瓦风机叶片(2020年6月8日摄)。
仍旧记得2020年6月8日清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从福清江阴乘船出海。那次是我首次出海采访海上风电建设情况,并在海上与安装人员同吃同住了六天五夜。
由于受春夏季节交替影响,海上的气候变化莫测,安装人员为了抢抓施工窗口期,日夜坚守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累了就倚靠在机器旁休息,天气稍有好转,就立刻投入吊装作业。
几天时间里,我只能在吊装船上焦急地盼望着好天气早点来临,并寻找采访对象和最佳拍摄角度。虽然在海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我却觉得十分漫长。
这是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的10兆瓦风机叶片开始起吊(2020年6月13日摄)。
漫长的等待让人绝望,也让我萌生退意:不知道何时天气才能变好。到了第五天中午,从码头来了一艘补给船,我拿着摄影器材,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补给船。“可是如果跟着回去了,而这里的天气变好了,不就错过记录他们最后叶片吊装的时刻吗?”我转念一想,便趁着补给船还未离开,又急匆匆地回到吊装平台。
那天夜晚,我在吊装船上几乎彻夜未眠。
13日清晨5点左右,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照亮了宽广无垠的海面,海鸥在金色的阳光下翱翔。我来到了吊装船的最顶层,满天朝霞,绚烂多姿,我被海上的壮丽景象深深震撼。
在吊装现场起重指挥员的指令下,只见“大风车”在百米高空不断调整着角度尝试对接,历经3小时后,最终完美对接,实现了万众瞩目的“高空之吻”。
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10兆瓦风机叶片吊装中(2020年6月13日摄)。
2023年6月24日,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北部海域安装,28日成功吊装。为了这次采访任务能够圆满完成,我出了3趟外海,拍摄了风电机组的塔筒、机舱、发电机、轮毂和叶片的安装全过程,见证了大风机成功安装的重要时刻。
这是在福建北部海域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塔筒吊装现场(2023年6月24日摄)。
中国中铁大桥局施工人员在福建北部海域安装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塔筒(2023年6月24日摄)。
福建北部海域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完成现场(2023年6月28日摄)。
这些年来,我持续跟踪报道海上风机的发展,见证了这一“大国重器”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在为此感到自豪的同时,我深深觉得海上风电工作人员那些艰辛动人的故事也是这光辉历史中闪耀的篇章。
记者:林善传
本期主持: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