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2月12日电(记者黄景鸿、周义)寒潮南下,福建平潭海域的风呼呼作响,湿冷异常。凌晨,夜色如墨的海空上,亮起几盏闪烁的灯光。
“施工命令已下达,各小组注意,迅速进入换轨区域开始作业!”2时许,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数十部对讲机同时响起,一支由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工务段36人组成的青年突击队打响了铁轨更换的“战斗”。
话音刚落,施工人员迅速行动起来。轨件更换组组长魏泽带领组员肩扛手拿起道机等各种工具,顶着寒风有序上道。“砰砰砰”,钢轨螺丝扣件被一颗一颗拆除,扳手与螺丝碰撞声混杂在海浪与风声的交织中。
负责人陆琦介绍,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进出平潭岛的交通纽带,所处的海域风大、浪高、涌急,每年6级及以上大风超过300天,钢轨受潮湿、盐雾影响容易被腐蚀,加之春运期间列车运行频次大幅增加,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频繁,损伤状况加剧。因此,工人需要利用深夜“天窗期”更换伤损钢轨。
施工负责人陆琦正在标记钢轨更换区段。新华社发(易威 摄)
“嗡嗡嗡”,锯轨机启动,锯轨组的工人也开始忙碌起来。高速旋转的锯片与旧轨接触,瞬间火花四溅,照亮了周围的夜空。随着阵阵白烟散去,旧轨被精准锯断。
3时整,轨道吊装车打开车灯,缓缓驶来。司机卢立波双手控制着操纵杆,眼睛紧盯着吊运区域。地面指挥人员一边比着手势一边指挥机车运行,“前进,慢一点,稳住,好,停!”轨道吊装车稳稳地停在了指定位置,开始吊起伤损旧轨。“嘎吱嘎吱”,轨道车在强风中不断微调,确保吊运误差精确控制在1厘米以内。
虽然寒风侵肌,但卢立波的脸上却冒着细汗。“今天是大桥开通以来的第一次换轨施工,很考验技术和细心,可不敢马虎。”卢立波说。
3时45分,新的钢轨缓缓落地,焊接组的工人们已等候多时,他们在换轨起点处,开始了“铝热焊”焊接作业。
“铝热焊”的工序极其复杂,从前期的除锈、对轨,到关键节点的封箱、预热,再到后期的推瘤、打磨,整个流程要求衔接有序,每一项流程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要求。
铁道线上焊弧光不停闪烁。“赵迪,你这边再调低一点,强二刚,你那再向左侧调一点。”工人文志宇一边紧盯测量尺一边指挥。除此之外,“铝热焊”还是个精细活,对轨时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为了达到精度要求,文志宇拿着测量尺,在钢轨上反复测量。
“经检查,换轨地段各项数值达到作业验收标准,可以开通线路!”一个多小时后,对讲机内传来现场把关技术人员的指令,此次换轨施工顺利完成。
5时35分,晨光微露,海风依旧,工人们的身影渐渐清晰,新轨如一道银光铺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