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巨龙电机(宁德)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日明收到了一份大礼包——《宁德市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措施》正式印发。“几个月前,宁德市传统产业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首批市级补助资金刚刚到位。这么短的时间内,精准切中企业需求的利好政策再出,这坚定了我们‘智改数转’的决心。”姚日明说。
去年7月,宁德市政府出台推进“益企宁德”惠服务的8条措施,精准服务主动帮、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属其列。
为提升企业服务品质、有效回应企业诉求,“益企宁德”企业服务线上平台随即上马,设置“诉求归集”“线上分办”“分级调度”“企业评价”“分析研判”五个板块,实现涉企问题联动处置、闭环管理、“一站式”服务。这一探索入围2024年全省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精准服务,助企纾困
从2018年起,巨龙电机便谋求数字化转型。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布局,将电机转子原需4天的生产时间压缩至55秒,所有工序只需1名技术员便可完成。单位生产效率提升40%,库存率下降75%,交货周期缩短37.5%——企业尝到了设备自动化带来的甜头。
这只是巨龙电机迈出的第一步。如何依托数字赋能,实现精细化管理?企业在寻觅定制服务方面一度犯了难。在当地工信部门与企联等单位的穿针引线下,2023年6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福安分公司与巨龙电机三方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力打造智能工厂管控一体化平台和工业智能化管理平台,有效助推降本增效。
宁德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小平表示,围绕破除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障碍,宁德强化数字化诊断结果应用,结合企业现状、转型意愿等,按四类对1105家诊断企业实施分类跟踪。对“已经转”,加大总结推广,树立标杆典型;对“正在转”,加强跟踪服务,抓好政策兑现;对“想转未转”,抓好重点突破,实施专员一对一跟进;对“暂不具备条件转”,加强宣贯引导,优化提升设备基础、管理水平。
在数字化转型之外,如何确保产品顺利出海,则是诸多外向型企业关注的焦点。不久前,霞浦县众源机械有限公司遭遇了烦恼。一位海外新买家带着对产品的浓厚兴趣而来,却要求将付款账期拉长至两年。“因为我们公司的产品价值较高,海外账期越长,收汇风险也就越高。”企业负责人胡邦众说。
基于先期政策宣贯得力,众源机械找到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德营业部。工作人员立即响应,提供了相应的中长期险服务,为大型成套设备出海保驾护航,促成了众源机械与海外新买家的首次合作。
2024年,中国信保宁德营业部服务宁德外贸企业315家,服务外贸出口规模37.73亿美元,协助出口企业追回逾期账款252.72万美元,为本地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企业所呼,政府必应
在将精准服务送上门的同时,仔细聆听企业诉求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姚日明注意到企业面临新型人才获取难、软硬件服务对接难、改变传统生产流程和员工作业方式难等问题,便利用座谈会等机会向相关部门反映。培育优秀服务商、推进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他惊喜地发现,在《宁德市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措施》中,自己的建议已迅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招实策”。
作为“一站式”服务企业工作的核心枢纽,“益企宁德”企业服务平台连接市、县两级398个部门,形成服务企业“一盘棋”格局。
下一步,则是畅通多元化政企沟通渠道,归集企业诉求。一方面,开通“2712345”企业服务热线,完善“i宁德”APP、“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的企业写信功能,为经营主体提供诉求自主申报高效途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工商联、企联、行业商协会等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企业一线,面对面倾听企业声音。
对于收集的诉求,平台建立问题清单库,逐一分析解决。针对“职能交叉、边界模糊”的复杂事项,设置项目建设、融资服务、税务服务、法律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物流服务、人才用工服务、政务服务九个分组,分别由各部门牵头,并建立联席会商机制,确保问题不搁置、办理出实效。对于诉求多发、满意率低、办理成效不明显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强化数据分析、集中研判,前移破解关口,“一揽子”解决问题。
自该平台上线以来,已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并协调解决企业重难点问题233件,评价满意率达100%。(记者 尤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