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平潭综合实验区首张智能网联汽车临时行驶车号牌正式核发,将进一步助力实验区智能网联测试与示范应用发展。
当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提交了相关材料后,顺利领取到了由平潭公安交警支队发放的智能网联汽车临时行驶车号牌,测试车辆将在区内指定的开放道路和测试场地进行道路测试,重点验证车辆在复杂城市环境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
记者了解到,此次开放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位于平潭国际赛道智能网联设施改造项目——如意湖城市街道赛道,总里程达2.9公里。这也是实验区智能网联运控平台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的关键节点,部署了近、远景相机,鱼眼相机,激光雷达等智能化基础设施。
平潭文旅集团项目管理部工程主管曾华振介绍,建成后的如意湖城市街道赛道即支持封闭道路测试和开放道路测试,可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多样化的真实道路场景。“此外,如意湖城市街道赛道的智能化设施与智能网联测试车辆的协同通信提供了对智能网联汽车性能和功能的初步验证。同时,还可搭建积水路段、自由泊车、无信号十字路口转弯、施工占道、人车混行等应用场景,测试车辆的控制能力。”他说。
据悉,下一步,平潭计划开展1000小时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并举办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相关赛事,为吸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创新资源聚集及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区打好基础。(张哲昊 林彤欣)
[责任编辑: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