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30万笼“连江鲍”跨越1600公里返乡越冬-新华网
"迎接鲍鱼返乡越冬,苔菉中心渔港码头热闹非凡。"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30万笼“连江鲍”跨越1600公里返乡越冬

2024-11-14 14:35:24 来源: 福州日报
字体:

  迎接鲍鱼返乡越冬,苔菉中心渔港码头热闹非凡。(连融媒供图)

  过了半年的旅居生活,眼下,30万笼鲍鱼跨越1600多公里,陆续从山东返回家乡连江越冬,待来年四五月再返回山东荣成海域避暑。

  连日来,苔菉中心渔港码头热闹非凡,小型渔船来回穿梭,渔民将一个个重约10公斤的鲍鱼养殖箱从活水运输船上拖拽上船,驶向附近的养殖区进行挂笼立体放养,鲍鱼们将在这里继续下一阶段的生长。

  “此次返乡的连江‘候鸟鲍’达30万笼。”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海上管理人员吴章瑜介绍,在六个多月的“避暑”之旅中,鲍鱼个头明显变大,成活率也显著提升。“往年,一笼鲍鱼一般是6公斤左右,将鲍鱼送到山东避暑之后,今年一笼能达到10公斤,每公斤价格平均60元至80元,鲍鱼的成活率也提高至七成以上。”

  为何要进行一来一回的南北转场?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负责人王为刚表示,鲍鱼对水温、水质及海域环境要求都极为严苛,温度过低或过高不仅会造成鲍鱼生长缓慢,还容易导致死亡。为提高养殖成活率,拓展养殖空间,连江近年来采取“南鲍北养”的养殖方式,即每年四五月春夏之交时,南方海水温度升高,用活水运输船将鲍鱼苗运至北方海域避暑;到了11月秋冬之际,再运回连江海域过冬。如此往复,直至鲍鱼长成。

  身材“苗条”北上,丰腴饱满南归。得益于“南北接力”,鲍鱼可以全年生长,养殖周期缩短,单位时间内产量提高近一倍,曾经名贵的海珍品,如今顺利“游”入寻常百姓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部分返乡过冬的鲍鱼还将吃上家乡研发的新品“压缩饼干”——鲍鱼(藻类)配合料。“我们采用藻类配合料,将干海带打成粉,再加上鱼粉、豆粕等原料,作为这段时间养殖鲍鱼的主要饵料,有效降低鲍鱼的养殖成本。”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永寿介绍。

  作为中国鲍鱼之乡,连江县大力发展鲍鱼产业,构建起鲍鱼产业“四梁八柱”,即鲍鱼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等4个完整产业链;良种育苗基地、饵料配送、养殖基地、数据中心、生产研发基地、活鲍档口、供应链公司和直播基地等8个核心板块,已形成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品牌—餐桌的“一粒鲍”全产业链,年产值近百亿元。(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吴丹)

[责任编辑: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