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福建宁德:金融特派员将金融“活水”送到田间地头-新华网
乡村要振兴,广大乡亲要筹钱,找不到金融“活水”怎么办?福建宁德选派金融干部到基层挂职,金融特派员帮助乡亲实现致富梦想。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福建宁德:金融特派员将金融“活水”送到田间地头

2024-06-09 22:53:15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新华社福州6月9日电 题:福建宁德:金融特派员将金融“活水”送到田间地头

  新华社记者董建国

  乡村要振兴,广大乡亲要筹钱,找不到金融“活水”怎么办?福建宁德选派金融干部到基层挂职,金融特派员帮助乡亲实现致富梦想。

  基层金融服务难以满足群众需要,是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2020年5月,宁德市委组织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选派首批25名金融机构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截至目前,累计选派四批共398名金融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给当地带来了金融资源,帮助群众稳定增收。

  “宁德在选派金融特派员上突出精准性、适配性。”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行长吴晋勇说,一方面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现实情况,结合不同金融机构业务重点,选派适配人才对口挂职,另一方面强化机制保障,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日常联络,防止“挂用脱节”。

  霞浦县是中国南方海参之乡。谈起当初筹集资金时的困难,围江村海参养殖户苏小波感慨:“手头没什么可抵押的资产,要么靠个人信用贷款,要么找朋友担保。”后来通过金融特派员的帮助,他质押了积存的海参,贷到了260多万元。“月利率低至4厘多,可以滚动使用,太方便了。”苏小波说。

  “海参养殖户资金需求量大,可他们又无法提供贷款抵押物,以前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周转。”霞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金融特派员吕进修表示,他们在当地推广海参质押贷款和渔排托管贷款,养殖户只需以存在手头的海参或者渔排等为质押品,即可获得资金。

  吴晋勇说,破解缺少抵押物的困境,成为宁德盘活农村生产要素探索实践的发力点。当地金融机构联合政府立足闽东特色农业产业,创新推出渔排托管贷、白茶贷、菌菇贷等几十个信贷品种。

  “以白茶贷为例,从农户茶园、茶企厂房,到茶叶加工以及茶叶销售,都有相应的信贷产品。”来自邮储银行福鼎市支行的金融特派员许淘沙说,当地金融机构不断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对于部分没有明确产权但经济价值高的生产要素,相关部门为其备案颁证,令其转化为银行认可的抵押资产。

  “没想到用白茶商标使用权也能获得贷款,而且一天内就完成申请、抵押、审批、放款。”福鼎市点头镇茶叶加工户陈继清说。

  宁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农村金融领域干部人才紧缺,选派金融特派员,就是要推动专业化的金融干部队伍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在推动普惠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配置上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