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福建陆上粮仓日渐丰厚饱满-新华网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福建陆上粮仓日渐丰厚饱满

2024-05-21 20:32:55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新华社福州5月21日电 题:福建陆上粮仓日渐丰厚饱满

  新华社记者秦宏、庞梦霞  

  在闽西连城县,曾作为充饥食物的地瓜如今已成长为大产业。当地地瓜年种植面积约10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120余亿元。

  福建耕地资源少且山垅田多、田块分割细碎。从传统粮食观视角看,陆上粮食生产劣势明显。“但转换至大食物观视角,以地瓜产业发展为例,选择合适的品种、利用独特自然条件,却能在食物供给上发挥比较优势。”连城县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李昌涛说。

  新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林下种植的紫灵芝。新华社记者 秦宏 摄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盖率65.12%。作为最具比较优势的自然资源,广袤的森林为福建提供了木本粮食、木本油料、菌菇、蔬菜等。走进龙岩市武平县捷文村千亩灵芝基地,随处可见带着红褐色绒毛的灵芝。

  基地负责人、武平县新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辉说,捷文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但是当地山林面积却达到人均40余亩,因此他们选择利用林地种植紫灵芝。去年,捷文村获评福建省“一村一品(灵芝)示范村”,紫灵芝种植面积6000多亩,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近年来,福建利用多样性的陆上生产资源,培育形成畜禽、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构建起多元化食物供给和农业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3年福建省食用菌产值270.6亿元,居全国第二;形成平和蜜柚、永春芦柑、福州橄榄、云霄枇杷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全省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超3000万亩,产值超800亿元。

  福建上杭县近年来新整治利用的山垅田。新华社记者 秦宏 摄

  践行大食物观的同时,福建也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耕作条件,探索推广“烟稻轮作”“稻渔共作”“蔬菜+粮食作物”等多元化“粮食+”复合经营,激发农民及种田大户经营积极性,实现抛荒地利用、农户收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等“多赢”。

  “耕地面积仅占全国0.73%的福建,近年来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制种大县泰宁跻身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林德福说,通过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粮食观,陆上粮仓正越来越丰富。

[责任编辑: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