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新华财经|锚定实业 晋江“搬不走的产业链”如何炼成?-新华网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新华财经|锚定实业 晋江“搬不走的产业链”如何炼成?

2024-04-17 21:43:33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新华社福州4月17日电(记者吕光一、刘桃熊、李丽静)全球每100件泳装就有30件来自福建晋江,全球每3把伞就有1把在晋江诞生,晋江的品牌男装产量约占全国25%、休闲食品产业约占全国20%、外墙陶瓷产量约占全国60%……晋江,这个土地面积仅649平方公里的县级市,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当前,产业竞争的加剧令不少制造业重镇都面临着企业外迁、产业空心化的压力,而晋江却展现出“我们的产业链是转不走的”自信。晋江“搬不走的产业链”如何炼成?底气由何而来?近期,记者深入晋江进行了实地调研。

  产业链“根茎网络”

  晋江素有“中国鞋都”“中国拉链之都”“中国织造名镇”的美誉。有这样一种说法:来晋江创业是最简单的,以运动鞋为例,方圆50公里范围内能集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所需全部要素。

  晋江的底气来自于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所积攒下的产业链优势。

  从“村村点火 户户点灯”的乡镇经济起步,曾经小而散的晋江产业抗风险能力差、竞争力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晋江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全链条全流程强链补链,营造链条完整、配套齐全、要素完备的产业生态。如今,晋江的产业已经从企业“单打独斗”转型为产业链“协同作战”,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产业上下游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紧密协同的“根茎网络”。

  “企业可以外迁,而产业链迁不走。有些企业发展壮大后,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会选择在一线城市设第二总部或者在海外设厂,但是他们最核心的部分往往还是留在晋江。”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丁庆雄说。

  在晋江产业链“根茎网络”内,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固的共富产业链。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昌熙表示,行业内大中小企业相互协同、各取所需,能够更高效地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壮大。

图为泉州市壹合食品研究院检测室,为食品企业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记者杨溢仁 摄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目前,晋江的市场经营主体已超31万户,形成1个超3000亿元(鞋服)、1个超1000亿元(纺织)、2个超500亿元(建材、食品)以及3个超100亿元(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的产业集群,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此同时,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晋江的产业集群正在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良性的政商关系成为晋江引得进人才、留得下企业的秘籍之一。在晋江产业链的“根茎网络”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政府。

  调研中,晋江重庆商会会长刘良斌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20多年前,刘良斌从重庆来到晋江,一开始在工厂做杂工,2012年创办了自己的户外用品品牌,现在其公司的产品已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起为什么要留在晋江,刘良斌表示,晋江的营商环境不是喊口号式的好,而是政府真真切切地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良好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晋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据介绍,晋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服务理念,推出“晋心晋力”营商环境品牌,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为了打造更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目前晋江正推动建设党政企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党政商恳谈会,了解企业诉求。我们还有特色沟通机制,设立了民营企业首席服务官,并选派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担任市镇两级的亲清政商专员。”晋江市工商联经济联络科科长张丽荣说。

  晋江的良性政商关系还体现在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高度重视。丁庆雄介绍说,晋江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企业家日,不断弘扬“敢为人先、爱拼善赢,顽强拼搏、输赢笑笑”的晋江企业家精神。并且通过举办北大总裁班、青年企业家领航混沌创新班、初创企业经营者高级研修班等系列课程和活动,助力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推动新老事业交接和有序传承。

  在良好的营商环境滋养下,晋江民营经济得以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晋江民营企业数量达到9.6万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258家。在晋江,民营企业创造的产值、税收、就业岗位占比达90%以上。

  为产业发展“充足”资源

  晋江的土地面积仅649平方公里,与其他经济产业发达的一二线城市相比,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城。面对大城市对人才、科技等产业资源的虹吸效应,如何保持晋江对产业要素的吸引力、在小空间唱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戏”,是近些年晋江改革的重要方向。

  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缺失是晋江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晋江始终坚持“主导产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工作就布局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晋江全面实施科创人才集聚、硕博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振兴‘三才行动’,不断完善‘引育用留储’全链条人才生态。截至目前,晋江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8万名,累计认定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丁庆雄说。

  据了解,为了扩大引才渠道,晋江还创造性地打造“人才飞地”,设立湾区“创意创新创造中心”和晋江(武汉)离岸创新中心,同时成立人才科创基金,构建“基金+飞地”创新要素导入机制,为晋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能。

  此外,晋江市科技局局长张清常介绍说,为了满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需求,晋江全面提升对科创资源的集聚力和整合力,已签约引进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咸阳陶研院海西研发中心、中科华清(泉州)精细陶瓷研究院等平台,落地省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实现主导产业高水平科研平台全覆盖。

图为在日前举办的第一届晋江科洽会上,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成果吸引与会人员驻足观看。记者吕光一 摄

  充足的发展后备空间也是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产业发展空间不足是先天障碍。近年来,晋江大力推进盘活低效用地试点和园区标准化建设,破解要素资源限制,为民营经济腾挪发展空间。截至目前,晋江已经策划生成194个园区标准化项目,目前签约入驻企业达到463家,还有更多的企业入驻投产在持续推进中。(参与调研记者 杨溢仁、李亭、王虎云)

[责任编辑: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