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林熙 摄
福建农业有一种“反差萌”。
一方面,“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资源所限决定了福建很难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
另一方面,在全国现代农业版图中,“福”字号农产品拥有自己的“姓名”,杂交水稻种子、茶叶、食用菌、水产等拳头产品“国民度”响当当。全省已打造10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大产业,22个百亿元农业产业强县、142个超十亿元产业强镇、305个超亿元村,现代化“农业强省”呼之欲出。
这源自福建一以贯之的定力与主张:立足资源禀赋,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全力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今天,我们从不同维度探寻福建乡村产业兴旺背后的力量之源。
聚合力:建圈强链培育产业集群
水稻和油菜,两大粮油作物,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
走进闽北浦城县,冬闲田不“闲”,油菜长势正好。就在两个多月前,这里还是稻浪滚滚的景象。原来,当地正探索“稻—再—油”模式,在同一个地块春种“一种两收”的再生稻,冬季移栽短生育周期油菜,实现粮油双丰收。
在浦城,水稻和油菜可谓农业“双子星”。所谓“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说的便是其作为“福建粮仓”的重要性。同时,当地油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居全省前列。如何进一步把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去年获立项的浦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重要载体。
“该产业园聚焦水稻和油菜两大产业,总面积1827平方公里,涉及7个乡镇153个行政村21.46万农业人口。”浦城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地将投资21.44亿元,重点实施“种业研发能力提升、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产业链提升及延链、产业经营主体强化、产业公共服务保障”等5大工程25个项目建设,推动水稻与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浦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福建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的最新成果之一。
山海兼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福建农业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平和的蜜柚、晋江的胡萝卜、柘荣的太子参、武夷山的岩茶……这些“小而美”的“土特产”,便是福建农业之“特”的具象化。“小而美”何以成其大,“土特产”如何做成“大文章”?福建的方案是:聚!
“我们通过实施‘3212’工程,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向适宜区集中、向产业园区集中,引导人才、资金、政策、科技等要素集聚,促进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全省已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3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个、农业产业强镇91个,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2520个。
从“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到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再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一个个“土特产”在建圈强链中强势突围。
为了实现“吃鸡自由”,福建不可谓不努力。如果你钟爱快餐,一定可以在肯德基、麦当劳与福建出产的白羽肉鸡不期而遇;如果你偏爱独特风味,河田鸡、象洞鸡、德化黑鸡等福建地方特色肉鸡品种,也能满足所需。如今,福建持续闻“鸡”起舞,去年,福建肉鸡产业集群获批建设。该产业集群覆盖全省10个县(区),力争到2027年,集群建设区内肉鸡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770亿元。
闽台农业也在融合发展中,聚合各自优势,迸发出新活力。
2006年开始,福建在大陆率先创建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相继创建了漳浦、漳平、仙游、清流、福清、惠安6个台创园。多年来,园区坚持“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逐渐形成了“一园一特色、一区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在农业农村部和国台办联合开展的台创园第三方评价中,福建6个台创园建设水平保持领先。去年,国家又新批设南靖、同安、平潭、邵武、霞浦、永春、上杭、东山等8个台创园。目前,福建台创园数量达14个,实现全省九市一区全覆盖,在大陆占比超三分之一。
品牌力:攥指成拳打造“福农优品”
闽侯橄榄、华安坪山柚、德化梨、沙县板鸭、度尾文旦柚、顺昌芦柑、永福高山茶……舌尖上的福建,永不打烊。如今,这些地道的福建农产品,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福农优品”。
“福建农产品特色鲜明,但许多产品面临着‘有品无牌’或品牌‘多而散、小而弱’局面,在本地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但在全国市场缺乏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有待提高。”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大有裨益,但培育农业品牌,周期长、投入大,光靠单打独斗,难免力有不逮,需要系统谋划、区域协同,攥指成拳、形成合力。
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福农优品”应运而生。
2022年以来,福建提出培育“福农优品”品牌,引领市县乡区域品牌、企业品牌融合发展,以提升福建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得益于此,那些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农产品有了更多曝光机会。截至目前,“福农优品”已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石油加油站、永辉超市等开设销售专区270多个,销售额突破30亿元。
为规范“福农优品”品牌标识使用管理,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制定了《福建省“福农优品”品牌标识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准入门槛与退出机制,推动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走向规范化。
根据该管理办法,“福农优品”指的是福建省辖区范围内生产的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统称,包括但不限于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
“‘福农优品’品牌标识使用管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自愿申报、部门推荐、专家评审、规范授权、无偿使用、动态调整’原则,同时建立以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的品牌标识使用评价指标体系。”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省93个区域公用品牌、208家企业的397个产品已获批“福农优品”品牌标识使用权。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培育‘福农优品’品牌,继续组织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申报和福建省著名农业品牌评选,加强‘福农优品’品牌标识申报及管理,组织参加大型农业展会,构建媒体宣传矩阵,叠加宣传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福农优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新质力:科技创新涌动澎湃动能
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31”,以1000万元的转让价格,刷新了全省水稻单项成果转化金额纪录;普通玉米新品种“黄金棒696”成功进军黄淮海全国最大的夏玉米产区,填补了福建普通玉米品种成果转化空白;油柰品种“晚黄金”植物新品种权,以300万元价格实现成果转化,创造了全省果树类植物新品种权单笔转让金额最高纪录……
过去的一年,福建品种不断刷新纪录。这背后,是福建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向新图强。
“2024年,我们围绕农业关键技术、核心种源、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启动实施23项年度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科技创“芯”,福建有“种”。
白羽肉鸡新品种“圣泽901”突破国外种源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2024年5月成功出口坦桑尼亚;花椰菜种子供应量占全国70%以上;育成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果玉米品种,水果玉米供种量占全国市场65%以上……
去年10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福州举办。作为东道主,福建全景式呈现种业创新成果,多维度展现“福建芯”的“含金量”。据悉,福建持续实施第四轮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成果丰硕,2024年共育成4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玉米、果树、蔬菜和食用菌等农业优新品种,其中7个水稻新品种米质达部颁一级优质食用米标准,杏鲍菇新品种“农嘉杏1号”逐步替代进口品种。
种业创新彰显农业“芯”动力,设施装备升级汇聚农业硬核实力。
“养鸡人最怕什么?不是投料喂水,而是在茫茫鸡群中搜寻病死鸡。”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渔溪养殖场场长李国彬说,一栋鸡舍5万只蛋鸡,每天死鸡可能就四五只,但如果不及时清理,极易发生疫病,危及整个鸡群健康。人工大海捞针式作业,极大考验身心,难免出现漏网之鱼。养殖机器人“木鸡郎”上岗后,问题迎刃而解。它有一双“火眼金睛”,可在鸡舍中全自动运行,让病鸡、死鸡、弱鸡无处遁形。一台“木鸡郎”可管理巡检蛋鸡20万只,死鸡识别准确率高达99%,对弱鸡及绝产鸡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0%。
“我们以畜禽、茶叶、蔬菜、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装备,打造了一批智慧牧场、智慧茶园、智慧大棚、智慧菇房,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有了“机械手”“电子眼”“数字脑”全副武装,福建农业尽显“科技范”。
科技赋能,装备升级,福建农业发展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