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客流量增加,夏季游泳场所水净化消毒的压力增大,中耳炎、眼结膜炎、沙眼、感染性腹泻等易经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有所升高。”昨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林敏瑜提醒市民,游泳前后可以充分淋浴,游泳时佩戴泳镜泳帽,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在身体不适时去游泳。
游泳前后都要补充营养。不可空腹游泳,以免因血糖过低而引起休克。建议游泳前一到两个小时要补充碳水化合物,而游泳后半小时也最好补充蛋白质以增强身体的肌肉能量,并促进发育、增强体力。
确定没有潜在疾病。游泳前,最好先检查身体状况,若患有气喘或心脏病,很有可能在游泳过程中发生意外。若在游泳前感觉身体不适,如乏力、咳嗽、发热等,一定要在家休息,等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时候再去游泳。
游泳装备要齐全。游泳前要穿合适的泳衣,戴泳帽、泳镜,必要时准备耳塞和鼻夹。
准备活动要充分。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四肢,让身体尽快适应水温,以防抽筋。儿童、老年人和初学者在游泳时需格外注意安全、适度。
选择设施完备的游泳场所。水质浊度、尿素等指标合格,水中的余氯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水中含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微生物指标合格。场馆内有专业的救生员、无死角的摄像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游野泳,远离湖塘水库等水域。
在水中不做危险动作。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呛水和溺水。
游泳后务必要清洁身体。游泳池中的消毒剂留在皮肤上易造成皮肤过敏;同时,游泳后要用清水漱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漱口水。
“夏天,特别是连续高温时,剧烈的运动会加大心脏负荷,对于一些人,特别是存在心血管疾病隐患的个体,高强度、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可能增加运动损伤风险,甚至导致心脏骤停和猝死。”林敏瑜表示,预防运动性猝死,平时要重视体检,切莫带病运动;运动前一定要注意热身,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避免盲目追求高强度或长时间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运动中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如心慌心悸、心跳过慢、不明原因疲乏、晕厥、麻木、剧烈疼痛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补水休息,无法缓解及时就医。(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