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7月5日电(记者 邓倩倩)走出校园书斋,深耕中国乡土,搜集民间文献,考察文物古迹,参加民俗活动……这是厦门大学历史学系的传统和特色,学科发展至今已经走过百年。
1924年,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应运而生。百年来,厦大史学扎根田野开展历史与考古研究,形成“文献与田野相结合”的学科特色,“植根乡土,面向世界”的学术研究路径,以历史研究书写好中国故事。
郑振满教授带领团队在搜集阅读民间文献。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植根乡土
踏破铁鞋、深入穷乡僻壤,从“旧物件”中读“真历史”。由傅衣凌先生开创、以郑振满教授为代表的民间历史文献学,立足于乡村的历史实际阐释中国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厦大特色的“田野学派”。
“历史研究是一门‘活生生’的学问,要在实践中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社会实际来阐释中国发展历程。”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振满说。
在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殿基村,考古学系师生们发掘出墓葬、建筑基址等5000年前的遗址。为了让当地村民了解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的古老文明,厦大史学别出心裁举办了一场山村考古展。
“让考古成果走出库房,把考古的故事、新石器时代悠久的历史讲给村民听,是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厦门大学考古学系主任付琳说,“我们实践‘回到历史现场’教学模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厦大历史学系师生驻扎武王墩一号墓进行现场文物提取。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面向海洋
今年3月,传来一个令厦大考古师生格外兴奋的消息——“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群中的西营史前遗址考古发现,便是厦大考古师生多年发掘和整理研究的成果。
“壳丘头遗址群的考古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成果,对于探索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丰富、坚实的考古学实证。”厦门大学考古学系教授张闻捷说。
近年来,厦大史学积极向海洋探索。杨国桢教授给中国历史上的海洋经济、海洋社会、海洋文化重新定位,提出“海洋本位”的研究新方向,推动了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中国是海洋大国,厦大史学立足自身传统,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发挥面向海丝、面向东南亚的优势,构建起中国海洋文明学术体系,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日根说。
厦大历史学系师生团队对西安大兴善寺收藏的“二十一度母”唐卡进行无损检测。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讲好中国故事
1921年,厦门大学建校之初,陈嘉庚先生即明确了既要发展理科,以西方自然科学推动中国强大,又要兼顾发展文科,延续中国文化血脉的办学目标。
2022年11月,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正式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厦门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先后落户。
学院与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合作共建,运行“中国地方史与民间文献数据库”,举办“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新资料与新路径”“海上丝绸之路工作坊”等青年学者研习班,不仅立足中国社会经济史来“读懂中国”,还通过扎根中国乡土的国际对话将真实的中国带去大洋彼岸。
“厦大史学守正创新,努力在新的百年征程上再创佳绩,用学术成果讲好中国故事。”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张侃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学院将继续发扬传统学术优势特色,立足中国大地,回应现实需要,瞄准科研前沿,突出时代特色,走向国际舞台。”(通讯员:胡雯、程小又、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