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柴刀别在腰后、带上干粮和应急包……清晨时分,一番准备过后,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管理站护林员胡克辉和同伴柳东财一起骑上摩托车钻进山林,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这是位于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的桐木村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胡克辉所在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千百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孕育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举世称奇的生物多样性。作为护林员,胡克辉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上级管理部门完成森林管护、防火等工作。
巡山期间,胡克辉不时打开手机上的“巡检助手”App上传巡山实况。“如果发现山林毁坏、松材线虫病、火灾隐患等情况,都需要拍照或录像上传,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通过App与后台连线。”胡克辉说,每个月至少要巡山12次,每次短则4公里,长则超过8公里。
武夷山国家公园护林员在固定宣传牌。新华社记者 张华迎 摄
胡克辉上传的巡山实况很快就汇总到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平台。后台工作人员在电脑端就能实时看到巡护人员数量、巡护人员定位、巡山轨迹等信息。
“传统森林巡护依靠人工分散作业,缺少科学巡护规划,随意性大,护林效果欠佳。”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吕兆平介绍,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全面摸清自然资源本底的基础上,加强智能化建设,同时加强无人机、红外相机等科技设备在资源管护中的运用,不仅扩大了巡查范围,也提高了巡护效率。
数据显示,2022年,武夷山国家公园共组织巡护1.21万人次、路线3600余条、里程3.28万公里,实现园区资源管护全覆盖;利用无人机协助巡护289趟次,累计飞行时长141.9小时,科技护园能力大大提升。
武夷山国家公园护林员在巡山。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这是武夷山国家公园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监管水平的一个缩影。“‘数字’在手,巡山不愁。”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陈威介绍,通过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无人机技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国家公园森林火情、茶园变化、松枯死木等情况,实现资源保护、应急管理、环境容量预警等动态监管。
得益于数字化管护水平稳步提升,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生态持续向好。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植被加快恢复,森林覆盖率达96.72%;地表水、大气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同时,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2022年,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中华粘猎蝽、武夷山小蘑菇、细脚小蘑菇等6个新物种。(记者张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