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的群山环抱中,错落着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这些建筑或方或圆,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今天的太空看世遗,带你一览令世界瞩目的福建土楼。
崇山峻岭中的土楼群。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2008年7月7日
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由“六群四楼”组成的46座福建土楼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卫星视角下的南靖河坑土楼群。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事实上
福建大概有3万多座土楼
被列入世界遗产的
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小部分
它们所在的地方
还有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类型的土楼
主要集中在龙岩和漳州
龙岩永定现存土楼20000多座
漳州南靖则有15000多座
图为永定区和南靖县。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
产生于宋元
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在外有倭寇入侵
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
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
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
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
图为田螺坑土楼群。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福建土楼的标志性景观南靖田螺坑土楼群。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土楼以土墙、杉木和泥瓦构筑
集居住与防御功能于一体
其形如草帽
最多可同时容纳800人居住
因此也被称为
“家族的小王国”
这是无人机拍摄到的“怀远楼”内景。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土楼冬暖夏凉
就地取材
循环利用
是原始的生态型的绿色建筑
楼墙下厚上薄
最厚处可达1.5米
经过反复夯筑
再加上一层石灰“外衣”
坚固异常
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
这些山区民居建筑
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图为二宜楼。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夜色中的步云楼和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无人机拍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厚重的福建土楼
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
人们团结于方圆之内
倚靠自然
扶持同胞
这就是独特的“土楼智慧”
南靖土楼云水谣景区(无人机拍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建筑风貌奠定土楼的技术成就
聚落文化铸就土楼的人文情怀
世遗之名更让它粲然生辉
在遥远的卫星眼中
它们依旧光彩熠熠
监制:敖春磊
策划:程立葳
制作:袁羽 实习生 马丹宁 潘雨曦
卫星数据来源:天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