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医生没走、患者没跑、药品没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明医改-新华网
首页 政情 产经 金融 房产 健康 台湾 旅游 访谈 视频 无人机 VR
头条视点原创政情视频

医生没走、患者没跑、药品没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明医改

2021-07-19 15:22:31 来源: 瞭望

三明市第一医院志愿者协助居民打印取药单(2020年11月24日摄)。 姜克红摄

  医生没走:三明并没有因医改导致医卫人员严重流失——从2012年启动医改至2020年,各家医院招聘的医生数(4906人)是调走医生数(215人)的近23倍

  患者没跑:三明医改后患者转外就医比例和转外就医基金使用占比双下降——病人非但没有“跑了”,反而通过医改不断释放红利,逐步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市”的分级诊疗格局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郑良 陈弘毅 吴剑锋

  2012年,小城三明启动了后来全国瞩目的“三明医改”。9年来,三明为求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不断探路,其经验探索有的已上升为国家层面医改的制度设计。

  但医改涉及的利益格局调整深刻,利益博弈复杂,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外界对三明医改的好奇从未停止,诸如“好医生跑了”“好药进不了三明”等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回答一:医改后,招聘医生数是调走医生数的23倍。

  本刊调查:三明市卫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医改后的2012年至2020年,三明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共调走215人,占1.84万名卫生技术人员的1.17%。在相应时间段,各家医院共招聘4906人,是调走的近23倍。

  三明市副市长张元明告诉记者,三明并没有像外界所说,因医改导致人才严重流失。相反,通过改革,医务人员薪酬收入大幅提高,公立医院人员招聘实行编制备案制,医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并且简化了招聘流程,提升了招聘效率。

  同时,张元明说,由于三明是山区城市,与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样,薪酬收入虽然年年大幅提高,但仍然无法达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这是由当地现阶段客观发展水平导致的。因此,一些评论将三明医护人员薪酬与发达地区医护人员进行对比,其实无法反映三明医改给当地带来的红利。

  回答二:药品目录内共有2130个品种,超过通常的1500个。病人外地就医比重下降。

  本刊调查:三明市医保局、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明医改开始后,的确一度面临某些药企和医药代表群体的“冷眼”,有医药代表眼见无利可图,索性退出三明市场。

  记者调查发现,三明按照“为用而采、临床上报、价格真实、去除灰色”的原则,采用通用名称剔除相同通用名下的高回扣仿制药品,目前药品目录内共有2130个品种,而按照业内普遍认识,三级医院药品品规通常不超过1500个。

  此外,三明市卫健委主任肖世宣介绍,通过实行备案制采购,如果医院临床确实需要的个别特殊药品还可进行“绿色通道”采购。“目前,三明进口药品由改革前的210个增加至432个,占比由13.42%提升至20.28%;国产仿制药由改革前的1355个增加至1698个,不但不‘缺药’,反而完全能够满足医疗机构临床诊疗需求。”

  另一方面,病人更多留在了三明。三明市医保局统计数据显示,三明医改前的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患者转外就医住院人次为4697人次、占7.34%,改革后的2020年为4882人次、占6.2%;转外就医住院使用基金占比改革前为13.48%,改革后为5.92%。

  这意味着,三明医改后转外就医比例和转外就医基金使用占比双下降。

  三明市医保局局长徐志銮告诉记者,三明的病人非但没有“跑了”,反而通过医改不断释放红利,逐步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市”的分级诊疗格局。

  回答三:挤出流通虚火,实现医院、医生、患者、医保“多方共赢”。

  本刊调查:三明医改让多方受益,真正“去”的是医药流通领域的“虚火”,让层层加价的现象基本禁绝。2012年以来,三明通过挤压药品耗材虚高水分,规范诊疗行为,堵住浪费,推动药品耗材量价齐降。医改9年来,三明9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8421项,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调高的医疗服务价格主要由医保基金承担,优化医院收入结构。

  据记者了解,三明有关部门测算显示,如果不改革,药品耗材支出按年增长16%的速度计算,仅2020年三明全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药品耗材费用就将为38.61亿元,而实际仅为10.23亿元(2011年10.15亿元,仅增加0.08亿元)。也就是说,通过9年医改,仅药品耗材的费用支出就节约了124.03亿元。

  通过动态调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共转移增加医院医疗服务性收入达57.39亿元,为实行工资总额核定下的全员目标年薪制提供财力保障。

  回答四: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患者总死亡率大幅下降。

  本刊调查:三明医改“操盘手”詹积富告诉记者,医改后,三明医疗技术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得到稳步提升。

  据詹积富介绍,三明在医改中建立了一套“硬件建设靠政府,医院运行靠自身”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政府承担办医责任,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投入由政府承担,医院书记、院长、总会计师的年薪由财政发放,改革前的历史债务也全部由政府承担。此外,政府还承担医院的管理监督责任,让院长不愁没钱花的同时,也让院长有钱不能乱花,对医院的结余资金实行严格管理。

  记者在三明多家医院采访获悉,医改后,三明在医疗服务水平方面,新技术、新项目从2011年的51项上升至2020年的234项,增长了3.59倍;在建的重点专科数(含院内重点专科)从2011年51项上升至2020年的90项,增长76.47%。

  在医疗质量方面,据三明市卫健委统计,三明辖区内患者住院总死亡率从2011年的0.46%下降至2020年的0.03%;手术患者总住院死亡率从2011年的0.17%下降至2020年的0.01%;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从2011年的91.98%上升至2020年的96.88%。Ⅲ、Ⅳ级手术例数从2014年的14116台上升至2020年的37089台,增加了1.63倍。

  回答五:三明经验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抓手。

  本刊调查:2016年以来,中央深改委(深改组)会议多次听取三明医改汇报,对三明医改成效和探索的一系列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明确要在全国推广。2019年11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典型经验对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今年7月,国务院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待,把推广三明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抓手,推动医改继续向新的领域拓展。

  不少三明医改的做法,如今已经在神州大地因地制宜地得到推广。中部某县卫健委负责人说,通过学习借鉴,三明医改中一把手挂帅亲自抓、改变“九龙治水”行政管理体制、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打包支付等经验已经在全县“落地生根”,获得了医改带来的红利。

  此外,三明医改的一些经验探索,如“三医联动”“两票制”等,已上升为国家医改的顶层方案,在中国医改发展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责任编辑:袁羽]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
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
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
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
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手机适配版    |    电脑PC版 
Copyright © 2016 FJ.news.cn
返回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6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