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深,古道悠悠。
光泽崇仁明清古街,始建于宋朝,明嘉靖年间形成街市,明清时期最为繁荣。古街两侧传统的街巷民宅、悠久的建筑古迹,向世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近年来,为了让城乡风貌出新彩,古街焕发新活力,光泽县崇仁乡积极谋划,引入各方资源对崇仁古街进行提升改造,并引入新业态,将古典与创新相结合,借助文化创意的力量,让老街焕发出了青春活力。
2月12日,阳光正好,记者来到崇仁乡,感受古街新韵。
“崇仁古街,旧时号称‘五里长街’,是崇仁乡一张‘穿越时空’的明信片。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具有明清风貌的建筑,民宅、祠堂、书院等景点。”崇仁乡党委宣传委员李雄介绍,“这些砖木结构的建筑,雕刻精美,风格独特,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闽越文化的特色。”
一条老街巷、一处古民宅、一个老街名、一棵古树,皆是时代的记忆。
近年来,崇仁乡按照“保护文物、修旧如旧、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原则,先后完成裘氏宗祠门楼、裘氏古宅的修缮,对崇仁书院、古渡口等建筑的修缮也尽可能原汁原味地重现旧时风貌,最大程度维护古街的传统格局和完整性,打造“古韵崇仁”文化旅游名片。
脚下是卵石路,身旁是青砖墙,沿途有龚宅、裘氏家祠、福字楼、节孝牌坊、崇仁书院……行走在古街,仿佛穿越时空。
随着老街修复的稳步推进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崇仁乡还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利用群众文化资源,做实“党建+旅游+文化”品牌效应,积极携手乡、村两级党员、辖区商家、当地村民开展共建活动,全方位展示古韵崇仁的魅力。
“我们通过举办‘走进崇仁’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古街品位,展现了古街魅力,让人间烟火气在这里聚集,让崇仁古街再现昔日魅力。”李雄说。
历史文化与现代精神在这里融合,如何才能让人们更沉浸地体验?崇仁乡一直在探索,古街的“升级”也一直在持续中。
“我们计划在古街上打造回春集市,设置中药实物标本展示区、中医养生打卡体验区等区域,提供养生茶咖、治愈美食、中医把脉、艾灸推拿、文创手作、国风非遗等多形式体验。”李雄说,崇仁乡有着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因此在古街“升级”中突出了中医药文化。
在旅行中,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古街11号就是一个‘吃货’的‘打卡点’。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光泽传统特色小吃、传统养生糕点等。”李雄说。
强弱电下地工作已基本完成,曾经杂乱无章的电线如今被整齐地隐藏于鹅卵石之下,既保障了安全,又恢复了古街的历史风貌;老旧房屋立面全面翻新,整个街区又添一份古色古韵;分布在古街周边的康养福道、水电栈道、亲水平台以及鱼鳞坝等特色设施的建设已初显雏形……
“我们相信,随着古街的不断‘升级’,以及‘迎宾客引人流 促消费促发展’活动的开展,崇仁古街一定会‘出圈’又‘出彩’,也会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谈及未来,李雄满怀憧憬。(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