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夜幕降临,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巴地村的广场上,特色民俗活动——舞“火凤凰”如期上演。“火凤凰”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中,满载着美好祝愿“振翅高飞”,吸引八方来客。
巴地村是屏南县唯一的畲族行政村,舞“火凤凰”是富达蓝氏迁移到屏南境内后,六七百年间自行衍化出的祭祀形式。
巴地村第一书记薛居天介绍说,凤凰是畲族的图腾,舞“火凤凰”不仅承载着畲村群众共同的历史记忆,也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篝火扑灭,用竹竿把火炭打碎成炭屑后,装进火笼里,挂在竹竿的一头,随后大力转动竹竿。随着旋转速度加快,火笼中的火焰上下舞动,四射的火星酷似凤尾、羽翼,飞舞出一只若隐若现的“火凤凰”,引得现场村民及游客阵阵惊叹。
“畲族火凤凰习俗”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巴地村撬动“文化古村游”的重要支点。当晚,巴地村还结合“火凤凰”表演,推出了竹竿舞、篝火舞等畲族特色表演。从福州返乡过年的青年李劲特意赶来看“火凤凰”,他说:“红红火火的凤凰和传统春节相撞,寓意非常好,我感受到了传统非遗的魅力,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文化体验。”(刘丰 张文奎)
火笼中的火焰上下舞动,火星四溅,宛如“火凤凰”在夜空中起舞。 新华网发(张文奎 摄)
巴地村结合“火凤凰”表演,推出了竹竿舞、篝火舞等畲族特色表演。 新华网发(张文奎 摄)
火笼中的火焰上下舞动,火星四溅,宛如“火凤凰”在夜空中起舞。 新华网发(张文奎 摄)
[责任编辑:蒋巧玲]